发表于 2018-09-21 16:0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党性觉悟,提高代表政治素养,9月14日至20日,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在古田成功举办。
庄严的仪式,严肃的着装,就是一次直抵心灵的精神洗礼。
在开班仪式现场,军团首长为各纵队司令授旗,并要求所有参训学员在培训中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认真学习古田会议的重要成就和贡献,充分体会古田会议精神的实质;二是必须守纪律,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切实树立漯河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三是必须出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听,认真学,切实提高思想境界!
历史烟云早已散去,但伟人精神却生生不息。授旗仪式结束,学员们首先来到位于古田会址北侧的毛主席纪念园,其依山而建,庄重肃穆。在这里学员们怀着虔诚之心以敬献花篮的方式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雕塑底座上镌刻的一首首浸有革命鲜血的史诗佳作,抒发了老一辈革命家浪漫理想情怀和带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英雄豪情。
当年,毛泽东高吟“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是诗人的豪迈情怀。但实际上,从井冈山进军闽西,主要由起义农民和北伐军分化出来的队伍已不足4000人。对这支革命队伍如何建设的问题,分歧犹在,且无现成经验可循,如同一张白纸,一切等待中国共产党人去创造。而毛泽东的想法刚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提出,就被多数人否定了,连中央委任他的前委书记也给“选”掉了。
沿着这一历史脉络,学员们走进古田会议会址,走进当年的峥嵘岁月,看古田之“光”如何铸就红色之魂。
会址内,一间间简陋的办公室,一张张粗糙的木桌长凳,一幅幅褪色的宣传标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生动反映了毛泽东当年起草《古田会议决议》的情景——
当年,朔风凛冽,大地苍茫。会场燃起数堆篝火,如同霞光一般火红。那一处处焦黑的烤火痕迹印在土地上,至今清晰可辨引人无限遐想。
“古田会议积淀形成的古田会议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着重从思想入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 聆听着讲解员详细的讲述,凝望着斑斑文物,学员们对古田精神的内涵认识越发深刻,也越发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加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古田会议纪念馆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组组数据、一条条标语,对“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做了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
学员们不时地在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前驻足回味,感受历史的厚重。置身于历史的记忆中,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深入历史现场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灵魂得到洗涤的最好方式。
在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才溪乡,学员们先后来到光荣亭、毛主席才溪乡调研旧址-——上杭苏维埃政府、才溪区工会旧址——列宁堂及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深入了解了毛主席心系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百忧解难的生动事例。通过实地调查学习,大家对才溪乡调研中体现的“为民务实清廉”优良作风和实事求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松毛岭,地处闽西长汀与连城两县交界处,岭下就是中复村。在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最关键的时刻,这里是中央苏区东面的最后一道屏障。1934年秋松毛岭战役正式打响,为了支援红军,中复村的无数青壮年义无反顾奔赴战场,老百姓冒死抢救伤员,家家户户的门板都被拆下来做了担架。
松毛岭一役,红军方面以3万兵力抵抗国民党正规军7万人进攻,用血肉之身躯对阵飞机、大炮,以坚定的信念“守住苏区东大门,保卫瑞金党中央”。最后,有1万余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从此长眠于松毛岭。
聆听着先烈们的壮举,学员们的内心无不受到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一处处遗址保存着昨天,也犹如一座丰碑,昭示着今天:革命事业只有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能建筑起保卫革命事业胜利发展的铜墙铁壁。
为期7天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一段段史实前,学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烽火岁月中开展革命工作的艰巨,更被无数英雄无畏生死的革命气概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所感动,深刻体悟到苏区精神的博大而精深。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畅谈培训班收获:培训班不光是学习和感受,更是精神的升华和使命的拓展;培训班带给我们不仅是缅怀和思念,更带给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热情。
大家语言间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的举办对履行好人大代表职务帮助很大,在今后的代表履职实践中一定会继承和发扬古田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做让群众放心、信赖的好代表,努力为漯河的经济发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