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0-07-21 15:52
毛会义(1914—1975),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十团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连长,晋西独立支队连长、副营长、营长,山东纵队二旅五团副团长,六团副团长,山东军区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二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三团团长,二十八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委委员兼省国防体委主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毛会义18岁参加红军,一生行伍,身经百战,先后负伤11次,充满着血与火,但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的几场战斗。
抢 占 摩 天 岭
晨风吹散雾障,露出巍峨的山峰,大群的国民党士兵向山顶蠕动。山的另一面,一个解放军军官率一个连向顶峰奋勇攀登……
这是电影《南征北战》中抢占摩天岭的一个惊险镜头,它不完全是虚构。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八师八十三团团长的毛会义,就是当年我军抢占摩天岭战斗的指挥员之一。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发动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顾祝同指挥60个旅约45万人进攻鲁中,企图聚歼华东解放军于沂蒙山区。华东野战军集中兵力袭敌侧翼,直捣泰安城。毛会义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八师八十三团团长,奉命抢占泰安外围高地摩天岭。摩天岭是解放军攻击泰安的必经之路,也是国民党增援泰安的咽喉。顾祝同察觉解放军的意图后,急令一机械化团抢占摩天岭。解放军尚在百里之外时,敌人已摸黑进抵摩天岭下,准备天亮后登山。毛会义凭着在长征中练就的铁脚板,率全团一夜疾行,天亮前赶到摩天岭下。侧耳一听,不禁抽了一口冷气,哎呀!山后有敌人的集合号音,敌人已经集合登山了。他顾不得让饥疲交加的战士稍事休息,一面亲自率领第三连立即登山,一面命令后续部队快速跟上。
摩天岭高耸入云,行军一夜的战士有的走着走着就累得晕倒在地。铁人般地毛会义不知疲倦地向上攀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抢占山顶,夺取胜利。
晨风吹散山头的浓雾,毛会义上山顶一看,黑压压蜂拥上山的敌人距峰顶只有约百米之遥。若再晚三分钟,敌人控制了山顶,后果不堪设想。他顾不上擦汗,指挥战士用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炸得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八十三团利用陡峭的地形,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猛攻,掩护主力夺取泰安,歼敌2.4万多人,取得了反击敌人重点进攻的第一仗胜利。野战军为表彰八十三团的贡献,授予三连为“摩天岭连”的光荣称号。
夜 夺 柳 河 站
1947年12月,华东野战军发动菏(泽)考(城)战役,八十三团奉命攻打柳河火车站。毛会义部署全团乘夜三面攻击车站。战斗打响后,他和政委、政治部主任到一营阵地视察。途中,他忽然听见二营方向的枪声不对,便调头赶往二营。原来情报反映柳河车站守敌是一个团,不料敌人白天已增了兵,达到一个旅。攻击一开始,守敌发现解放军人数不多,便发动了反冲锋,二营顶不住,退了下来。俗话说:兵败如山倒。部队一旦溃散,失去战斗力,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紧急关头,毛会义当机立断,大声喊:“我是团长毛会义,大家听我指挥!”退下来的战士听见团长熟悉的声音,迅速稳定下来。毛会义亲自组织射击,挫败了敌人反扑的锋芒,同时毛会义迅速调来预备队,在敌人撤回车站时,咬着敌人后部,乘乱突入车站与敌人混战,打乱了敌建制,置敌人堡垒工事于无用武之地,直捣敌军指挥部,全歼敌军一个旅,俘虏敌人少将旅长以下3300多人。八十三团以少击众,反败为胜,受到纵队司令部的通电嘉奖。
死 守 桃 林 岗
1948年7月的瞧(县)杞(县)战役中,八十三团担负阻援任务,奉命固守桃林岗,掩护主力夺取瞧县、杞县两个县城。第一天,八十三团打退了国民党新五军联合兵种的多次进攻,阵前敌人陈尸累累。第二天,敌人不甘心失败,在桃林岗狭小的区域内,用大炮、飞机轰炸后,以坦克开路,用一个旅集团冲锋,战斗进行到炽热化程度,部队伤亡很大,不少阵地频繁易手。毛会义指挥非常沉着,利用地形节节抗击,不断发动小反击,顽强地坚持到天黑,终于把敌人阻击在桃林岗一带,使主力部队顺利夺取两座县城,歼敌5万余人。八十三团创造了阵地战的典型范例,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表扬。毛会义收容部队时,发现有的连队只剩下两个干部,不禁潸然泪下。
毛会义率领八十三团转战山东、河北一年半,骁勇善战,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威名远扬,令敌人闻风丧胆。一次,纵队首长赞扬毛会义“真是一员虎将”。从这以后,战友们都叫他“虎将团长”。
1949年,毛会义作为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的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师长,率部解放了福建省福州及周边地区。建国后,身为二十八军副军长的他,为祖国大陆的全境解放,仍多次直接指挥闽北剿匪战斗。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会义将军临危受命组建福州警备区并兼任司令员,为福州市的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75年10月9日,毛会义将军在福州病逝,终年61岁,中央军委鉴于他的卓越贡献,授予他“共和国烈士”的荣誉称号。
评论 (0人参与)